京津冀非遗大展暨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征集公告
为充分发挥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打造文化精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将于2015年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以“探寻兼容并蓄的传统与现代化生活”为主题的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暨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
承办单位: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二、征集要求
(一)参赛作品类别
文房四宝类、工艺雕刻类、刺绣和染织类、抽纱花边和编织类、艺术陶瓷类、编结工艺类、漆器工艺类、工艺家具类、金属工艺和首饰类、其他传统手工艺术类体现时代气息的传统手工艺作品;仿复制历朝历代手工艺作品。
(二)参赛对象
凡企事业单位、院校、设计公司和设计师、工艺美术师、手工艺制作者、学生等均可以单位和个人名义参赛。
(三)参赛要求
参赛者需预先提交参赛作品文字说明,具体包括:作品名称、尺寸、材质、创作时间、设计思想并注明传统工艺特征等情况及设计者或设计团队简介(仿宋三号字体,不超过500字),要求文字精炼,要点清晰;每件作品附对应照片3张,JPG格式,每张照片图片大小在2M以上。
报名参赛作品的文字说明材料和照片不再退还本人,并根据主办方通知,随时准备好实物样品参展参赛,相关制作费用等参赛的一切费用均由参赛者自行负担。
(四)评审标准及奖项设置
依据作品创意、文化内涵、制作工艺、市场前景等,参赛作品应突出以下特点:
1.创新性:作品设计创意新颖、独特,具有产品开发导向性、示范性和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2.实用性:工艺精良,用材合理,制作精湛,传统技艺应用到位;
3.文化性: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民族特色北京地域文化特征。
大赛分设金奖、银奖、铜奖、最佳创新设计奖、仿复制精品奖、最具市场潜力奖、可持续发展奖,名额待定(根据大赛的实际来稿数量和质量确定具体获奖名额)。
获奖者、获奖单位将获得大赛组织机构颁发的获奖证书、奖杯、奖牌;获得铜奖及以上的作品将优先考虑被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永久收藏。
(五)参赛方式
参赛作品电子稿件发送至bjfy@bjwh.gov.cn,2015年4月20日截止作品征集工作。
三、知识产权及大赛申明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否则引起的法律纠纷由参赛者本人承担。
2.所有参赛作品的署名权及相关知识产权全部归参赛者所有;大赛主办方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和在公众媒体上宣传。
3.大赛主办方保留对大赛各项条款的最终解释权。
大赛联系信息:
联系人:秦力、珊丹、王天东
联系电话:010-62216688转5201、010-62231373
电子邮箱:bjfy@bjwh.gov.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0号北京市文化局520室
发表评论: